但如今已经变成了两天白班,两天夜班,两天休息的制度。
此外,加之如今尚德在资金、竞争环境以及GSF反担保骗局等,施正荣可谓麻烦缠身。但是施正荣的卸任却让业内猜测不已,查看尚德年报可以发现,截至2011年,施正荣在尚德所占股份为30.2%,施正荣卸任CEO之后,在其公司仍然具有实际话语权。
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到海外双反,再到资金困境、反担保骗局,光伏巨头尚德电力面对当前光伏行业的内忧外患,不断传出令市场失望的讯号。梳理尚德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下属高管的频繁离职,其中包括施正荣自己培养的创业高管和从外部延请的高手。这或许印证了分析人士的看法:施正荣表面上选择辞去CEO职务,但事实上是以退为进,在目前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希冀以退来保全自己。施正荣表示,自己将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公司战略、主要业务关系、技术发展等方面,他相信金纬能够胜任新的职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细节或许暴露出尚德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最经常被提及的是尚德的CFO张怡等人,而据记者了解,刚刚被任命为CEO的金纬到尚德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分析此前媒体针对施正荣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施正荣实则是一个重视面子的人,尚德现在举步维艰,确实非常难熬,尚德如何进行下一步,对施正荣将是一个考验。目前,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应鼓励光伏发电上网的优惠政策,我国也应该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比如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
一个月后,美国商务部宣布立案并正式进入调查,这是美国针对我国清洁能源产品展开的首个双反调查。我国政府应该在国内消费和开拓出口新市场方面采取措施,以求保住这个产业。双反政策威胁我国企业并影响就业,因此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我国光伏产业企业、行业组织以及商会等,以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进行联合抗辩,积极应对,以争取公平公正的待遇,积极推进WTO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有关规则的谈判,进一步完善贸易补救措施的有关条款,从根本上寻求解决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可能性,以减少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的不利影响,寻求保护其自身权益的权利。
我国光伏企业不能掉以轻心,等待终裁结果。美国对我国企业征收高额关税并非从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角度出发,而是完全出于政治目的对我国的强项进行打压,是受到了大选年因素的影响,是奥巴马企图通过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来为自己拉选票的政治秀,是极不理智的、极其草率的贸易保护行为。
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原因及进程美国向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征收反补贴税,源于美国企业的不满。我国太阳能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也是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太阳能市场。如何采取应对措施,破解贸易壁垒,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光伏产品打入并站稳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市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企业被征收惩罚性关税最高的一次。
直到2012年3月19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存在政府不公平的2.9% ̄4.73%的出口补贴,决定向我国产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板初步加征5%以下(最高4.73%、最低2.9%)的反补贴税。其中,无锡尚德被课以2.9%的税率、常州天合为4.73%,而其他我国厂商则是3.61%。由于此次征收的反倾销关税是针对在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非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和其生产的光伏组件则不在此征收之列。或是对光伏发电以优惠价格予以全额收购,对光伏电池的生产企业给予税收和信贷的支持,拓展国内市场,推动光伏行业平稳发展。
总之,频繁的双反政策属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的状况是不可避免的。但各方面要积极应对,从应诉到企业战略都做出努力,政府也要积极在政策和外交上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壮大。
因此,可通过我国大陆以外产能,每年向美国市场提供数百兆瓦不受这些惩罚性关税影响的光伏产品,以规避美国贸易壁垒给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惩罚。我国光伏产业需要规模化生产才能显示出效益,目前我国光伏产业规模仍较分散,且大多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仍依靠进口。
我国光伏企业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的同时,要提升竞争力,开拓和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中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以防在一棵树上吊死。因此,我国光伏产业要想发展得更好,最根本的还是要加速产业的整合升级,重视核心技术的创新及储备,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光伏产品的应用,增加光伏产品在各方面的应用和技术创新。我国政府部门应尽量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寻求公平对话机会的权利,捍卫其海外权益。那么,我国光伏产业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规避美国贸易壁垒给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不利影响,破解美国双反壁垒,扩大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并站稳国际市场呢?一是我国政府机构应积极采取措施。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商务部双反初裁结果迟迟没有公布。美国征收我国光伏产品反出口补贴税,其实是弊大于利的,这将导致部分美国消费者承担经济损失,而部分工人还将失业。
据悉,目前Solarworld正在游说全球最大的欧洲市场,对来自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三反(反垄断、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破壁垒促出口激烈争端的背后,产能庞大的我国光伏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以Solarworld为首的外资光伏企业在美国发起的双反调查,用意除了试图将我国企业赶出这一新兴的市场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以此案例来影响欧盟决策,将我国企业赶出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欧洲市场。二是行业及商会共同联合,利用规则积极应诉是根本。
如果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肯定性终裁,即认定从我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将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商务部将要求海关对相关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如果叠加在一起达到20% ̄30%的税率,那么中国的光伏产品价格就不具有优势,甚至是没有任何利润。
目前,美国已经成为我国光伏企业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一旦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正式实施,必将给我国光伏产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打击。这次双反初裁公布实施,将会造成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环境进一步逐渐恶化。美国公布双反初裁产生的反响美国对我国输美光伏产品双反裁定结果,将对我国的光伏产业产生何种影响呢?我国光伏产品能够热销海外,主打的是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价格优势是关键所在。三是光伏产业整合升级,提升竞争力,开拓新市场。
美方的双反调查是对我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现状的歪曲,我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竞争,而非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联合一致可以集合多种力量,有利于企业团结一致挺过危机。
经过数次延迟,美国商务部最终于2012年5月18日对外公布了对原产于中国的光伏产品(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作出反倾销结果初审,据悉,此次征税牵涉的数家光伏企业中,尚德电力将被征收31.22%、天合光能31.14%、英利等其他应诉企业31.18%,而未应诉企业征收反倾销税率249.96%。我国光伏企业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EVA、浆料等原材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美国光伏原材料市场的发展,中美此次贸易摩擦,在给我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将给美国太阳能下游企业带来影响,比如主营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美国公司,他们的生意会枯竭。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最新消息,在美国商务部公布反倾销初裁之后,决定将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的终裁时间合并,预计终裁时间为2012年7月30日2009年,作为上海千人计划引进的一员,他和一批留学生在浦东张江地铁站旁租下150多平方米的房子,创办起理想能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在各方支持下,张江高科技园区为理想能源提供了一幅60多亩的地块、1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并免除3年租金。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取得进展后,老钱于2010年夏组织力量进军节能减排行业。同年,正处于关键时期的理想能源获得了上海市资助资金3500万元,包括700万元项目资助和2800万元投资资金。如今,该公司研制生产的非晶微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大型关键设备已经在两家客户的生产线上展示了世界一流的性能。
感觉这个新公司、这片新领域和这座城市是在一起前进的,钱学煜确信,自己将见证并参与上海在更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团队中的其他5人分别是高端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留美博士,还有几名是留学韩国和日本的科技人才,几个人加起来身上累计有150多项多国专利。
经过两年努力,生产LED芯片的关键设备MOCVD(金属氧化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也即将送往客户。而这,恰恰与上海的产业政策不谋而合。
地址名字也实在吉利居里路1号。老钱知道,随着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电池的成本和价格会大大降低。